复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促进集成电路领域人才培养

发布者:深铭易购     发布时间:2019-11-29    浏览量:--

11 月 29 日讯,据复旦大学官网消息,复旦大学率先开展“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将于 2020 年试点建设,并启动博士研究生招生。


复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促进集成电路领域人才培养.jpg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设内容将紧扣集成电路产业链各环节的主要任务,致力于解决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和工艺技术,以及集成电路封测各个环节的核心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


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集成电路技术依然存在较大差距,持续创新能力薄弱,高端芯片产品大量依赖进口,难以对构建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保障信息安全等形成有力支撑。


我国集成电路人才严重短缺,不仅缺少领军人才,也缺少复合型创新人才和骨干技术人才。集成电路技术在过去 60 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完整的知识体系,如何让学生掌握完整而系统的集成电路知识体系,培养满足集成电路产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设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一个关键环节,设立一级学科才能够把集成电路知识体系化和系统化,也才有利于集成电路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


据介绍,复旦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集成电路技术研发的高校之一。2014 年获批建立“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国际培训(上海)基地”,2015 年成为国家 9 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之一,2018 年牵头组建的“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揭牌成立,2019 年承担“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建设教育部新一代集成电路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 。


集成电路人才强,集成电路产业才强。集成电路人才质量决定了集成电路产业在全球的地位。复旦大学试点实施“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设,将有利于聚集力量,实现产教融合,牵引集成电路技术源头创新,加速学科发展,促进集成电路领域人才的高质量培养,为破解我国集成电路“卡脖子”问题做贡献。


注: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