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炒额温枪?3月份超千万核心元器件达产... - 深铭易购
发布者:深铭易购 发布时间:2020-03-12 浏览量:--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冷门”的额温枪突然成为“刚需标配”,随着众多场所防疫和复工需求加大,线上线下一“枪”难求的同时,也催生出元器件价格暴涨了几十倍、消费者被骗等一众市场乱象,针对额温枪的市场乱象,监管已开始全产业链严查...
1.电子元器件采购稀缺,一“枪”难求
红外额温枪在我国市场规模较小,全年产能约2000万支,其中国内需求在800万至1000万支左右,属于医疗器械的细分行业。来自企查查数据显示,疫情发生之前中国生产、销售额温枪的规模以上企业仅49家。
一支额温枪需要用到的原材料超过百种,缺少任何一种都难以正常出货,随着市场对于各类红外测温仪的需求与日俱增,全行业电子元器件缺材少料是关键。
额温枪传感器最核心的测温芯片供应短缺。测温芯片的生产涉及与晶圆、封测厂商的沟通和协调,各环节均需临时调配产能,即使上游晶圆厂24小时不停工生产,出货较为顺畅,封测环节也面临严峻挑战,封测厂目前的复工率在60%左右,直接影响下游厂商出货。
2.涨价几十倍的“红外传感器”
作为额温枪的关键电子元器件红外传感器涨价幅度早已超过了额温枪本身,进货价一路水涨船高。一位额温枪生产商无奈的说:“半个月前订的一种国产探头价格才4块多一颗,但上游厂家迟迟不发货,3月初好说歹说给到60元一颗,每天能发多少都确定不了。这还是厂家直接对接的价格,据我所知外面同类型的国产探头甚至已经炒到100元一颗的天价。”
3.骗局花样百出,6000元买废纸箱
深圳市龙岗区一家企业为了复工,花6000元从网上订购9把红外额温枪,但收到的却是一个废纸箱。据警方查证,犯罪嫌疑人王某在社交平台谎称自己有额温枪,骗取了企业采购人员信任。收到货款后王某跑到废品站花10元买了废纸箱装上废品,发完快递单号就拉黑买方,消失的无影无踪...
令人感叹的是,王某也曾经身陷骗局,王某并无任何额温枪销售经历,只因不久前在网上购买口罩时被骗近千元,心中不爽便想通过类似手法行骗,弥补自己的损失。
额温枪的网络骗局已形成了“空手套白狼”链条:先在社交平台发布低价现货信息,全额收取货款后再以各种理由不发货。为了防止买家举报,便采取退低价单、收高价单的手法争取时间差并不断推高价格。能找到货源的发走高价单,立即狠赚一笔,找不到货源的就如同王某一样,拉黑消失。
4.额温枪产业链“虚火”该降温了
额温枪价格一路暴涨,让大量厂商和销售涌入这个原本需求较窄的市场。一些与医疗无关的“玩家”也参与进来,甚至出现了从未生产过额温枪的企业仅用10天便完成“出样到过检”的现象。
部分业内企业提出2点建议:当前较关键是加快额温枪供应链的正常运转,加强原料和主要元器件流向监测监管,特别是需要严厉打击囤积居奇、恶意抬价和网上炒货的行为,只有为市场提供合格产品,才能真正缓解供需矛盾。
5.整治市场乱象,相关部门“重拳出击”
面对市场上出现医用额温枪价格暴涨等市场乱象,有关部门正在出拳整治。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针对额温枪及相关电子零配件价格乱象问题,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额温枪行业的全链条价格行为监管,表示下一步将密切关注口罩、额温枪、消毒液等防疫用品价格,对发现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坚决迅速依法严肃查处。
额温枪属于二类医疗器械,生产方必须具备医疗器械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即使销售也要具备相关资质,至于山寨产品、假货、倒爷、骗子,这些行为本身已属违法。
6.狂热之后,留给市场的将是什么?
有厂家表示,国外红外传感器订货周期一般为 5--10周,从 2月中旬算起,3 月中下旬也将陆续到货,随着国外红外传感器订单的陆续到货,以及下游供应商逐渐复工及加大产能,供给量将不断提升,额温枪一“枪”难求的情况有望在3月底得以缓解。
3月11日,一位从业者称,前两天报价还在300多元左右的额温枪,当天其朋友工厂报价200多元,额温枪的价格已开始下行!
回望过去 1 个月间,额温枪价格疯涨,全产业链涌入,上百万人为之疯狂。深铭易购小编认为:尽管产品供不应求,上游原材料也在涨价,但我们不能发这种‘国难财’,坚持稳定价格,保持市场健康发展,为防疫大局出一份力。
注: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