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半导体落寞,已从芯片大国变成材料设备大国?
发布者:深铭易购 发布时间:2019-12-06 浏览量:--
12 月 6 日讯,分析认为,日本虽然在高投资高风险的芯片产业上优势不再,但在投资收益相对稳定的半导体设备和半导体材料领域却牢牢把握主动。
11 月 28 日电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宣布,将退出半导体业务,旗下相关工厂、设施及股份将转让给台湾企业新唐科技,总价合计约 2.5 亿美元,预计于明年 6 月完成。
此前,松下 11 月 21 日曾表示,将退出液晶面板业务,集中精力发展车载电池等成长性业务。
半导体和液晶面板业务长期亏损,严重拖累松下发展。松下社长津贺一宏表示,为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必须剥离亏损业务。松下因此加快了转让和出售相关业务的步伐。
松下公司 20 世纪 50 年代加入半导体阵营后,业务迅速扩张,产品销往全球,曾是世界排名靠前的半导体生产商。由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新兴企业的崛起,松下半导体产品竞争力下降,经营业绩一再恶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重组亏损业务。
有专家评论说,日本电子企业曾席卷世界半导体市场,随着松下的退出,日本半导体产业的结构调整也将告一段落。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日前宣布退出半导体业务,将旗下相关工厂、设施及股份转让。松下集团称将把经营资源集中投资于发展前景更好的领域,彻底推进结构性改革。松下此举是近年日本半导体厂商调整和重组进程的重大事件,折射出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衰和变迁。
松下从事半导体产业已有 60 多年历史。1952 年,松下与荷兰飞利浦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从此涉足半导体业务。上世纪 80 年代末,松下半导体销售额曾跻身世界前十。近年来,随着其他国家和地区企业崛起,再加上松下家电销量减少,松下半导体业务近年来业绩持续恶化,规模不断缩小。
松下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 2018 财年(截至 2019 年 3 月)销售额为 922 亿日元(1 元人民币约合 15.42 日元),亏损 235 亿日元。松下曾提出了 2021 财年前通过削减人工费、精简基地等方式削减 1000 亿日元规模成本并清理亏损业务的计划。松下集团曾把 2019 财年(截至 2020 年 3 月)将半导体业务扭亏为盈定为必须要完成的目标,但由于难以实现盈利,不得不出售。由于半导体产业的重要性,松下集团一直在想方设法保留半导体业务。松下最近加强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的半导体等业务,瞄准新一代汽车的生产和推广。
上世纪 80 年代,日本半导体产业曾凭借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等引领全球,90 年代被美国企业赶超,后来随着韩国等地新兴企业也崛起,日本产品的优势进一步动摇。本世纪初,日本芯片制造商尚有东芝、NEC 进入半导体销售额全球前十;至 2015 年,全球前十的榜单上仅剩东芝一家日本企业。随着 2018 年东芝半导体业务转让交易完成,日本半导体产业的辉煌时代也随之落幕。近 10 年来,日本电器厂商大都进行了重大重组,纷纷退出利润微薄或者亏损的业务,传统家电业务基本被变卖殆尽,半导体业务也面临重组调整。
《日本经济新闻》编委西条都夫表示,日本半导体产业衰弱有其深层原因。一是组织机构不适应业务发展需求,二是缺乏优秀的“带头人”,三是没有进行恰当的收购,四是偏重技术、轻视营销。有相关人士指出,日本半导体技术人才不断减少也是产业衰弱的重要原因。
分析认为,半导体产业曾是日本的重要产业,半导体产业的存在问题也反映了日本其他产业面临的问题。有分析认为,日本虽然在高投资高风险的芯片产业上优势不再,但在投资收益相对稳定的半导体设备和半导体材料领域却牢牢把握主动。有评论认为,日本已从芯片大国转型为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供应大国。
注: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