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全面智能化:打造中国算力底座!
发布者:深铭易购 发布时间:2023-09-21 浏览量:--
【深铭易购】资讯:2023年9月20日上午,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3上,华为副董事长兼轮值董事长、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发表了讲话。
孟晚舟表示,参数超过千亿甚至万亿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模型正迅速渗透千差万别的行业,人工智能发展也正跃升至新的拐点。华为积极致力于构建中国坚实的计算能力基础,旨在为全球提供备选之路。我们将持续提高“软硬件边缘云”融合能力,以巩固在多领域满足多样化人工智能计算需求的优势。
孟晚舟还强调,华为将充分发挥在计算、存储、网络、能源等领域的综合优势,颠覆传统的服务器堆叠模式,通过系统架构的创新,积极构建人工智能计算集群,实现计算、通信和存储的无缝融合,突破计算能力的瓶颈,提供可持续的强大计算支持。
孟晚舟表示,在过去的30多年中,华为未曾停歇对未来世界的憧憬,也从未停止在现实世界中不断前行。通过把握不确定性中的主要趋势,凭借客户需求和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我们不断打造领先产品,助力行业升级。全面智能化是我们的目标,旨在加速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变革。
首要目标是实现所有物体的互联。这不仅包括物理实体,还包括逻辑和虚拟对象;不仅包括数字设备,还包括传统终端和装置;这不仅使数据得以上传,也确保了指令的下发。
其次,我们致力于将所有应用进行模型化,通过大规模模型的应用,让智能应用快速普及到每个个人、每个家庭和每个组织。
第三,我们的目标是让所有决策可计算。通过无处不在的计算能力,加速智能无处不在,同时不断释放和叠加数据的潜力。
在全面智能化战略的引领下,华为将不断构建坚实的计算能力基础,以支持各种不同的模型和行业需求,赋能千差万别的业务。
孟晚舟在演讲中透露,数十年来,华为深入探究通信和计算的理论本质,在数学、算法、化学、材料科学、物理和工程技术、标准和专利等领域持续投入,不断探索,构建起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正是基于联接和计算这两个核心产业领域的技术积累有机结合,华为才能构建出系统性的智能化产品和解决方案优势。
她还提到,数十年来,华为一直专注于自身所在的产业,为高校教师、学生、开发者和科研人员量身定制了培训体系。针对高校教师和学生,我们通过ICT学院和“智能基座”项目实现了产学融合。华为已与全球2600多所高校合作建立了ICT学院,拥有超过11000名教师,每年培养20万名学生。与中国72所高校深化的“智能基座”项目,我们已经开设了1600多门课程,涵盖了50多万名学生。未来的发展仍依赖于基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人才的持续涌现。因此,华为不仅仅是“工程和商业应用”的研究者,解决实际挑战,还通过“创新2.0机制”与高校合作创新,支持“无用之用”的理论研究和前沿探索。
注: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