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自主研发芯片,5nm开发成本高达39亿

发布者:深铭易购     发布时间:2024-07-23    浏览量:--

【深铭易购】资讯:近日,有消息称蔚来汽车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芯片“神玑NX9031”已经完成流片,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正处于测试阶段。根据规划,神玑NX9031预计将在2025年第一季度首次应用于蔚来旗舰轿车ET9上。

此外,近期百度的“萝卜快跑”引发了无人驾驶网约车的热潮。据传,百度的AI芯片昆仑芯将从原先由三星代工转由全球领先的晶圆代工厂生产。

业内人士指出,智能驾驶芯片的生产过程包括几个关键阶段,如芯片设计、物理层设计、制造准备、流片、测试和验证。流片后需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因此除了车企本身的研发团队,还需依赖ASIC和晶圆代工厂的合作。

以特斯拉的FSD芯片为例,其第一次流片完成于2017年底,但直到2019年3月才开始装车,中间经历了多次修改和测试。类似地,百度的萝卜快跑使用的第二代昆仑芯也是经过多年的验证和改进完成的。

前两代昆仑芯由三星代工,采用14nm和7nm工艺;然而,有消息透露,下一代5nm昆仑芯将由全球最先进的晶圆代工厂生产。理想汽车的ADAS芯片由世芯-KY代工,采用N5A先进制程。

报道称,自主研发智能驾驶芯片的平均开发成本极高。例如,7nm的昆仑芯开发费用达2.97亿美元(约21.6亿元人民币),而5nm的理想ADAS、通用Cruise和蔚来的神玑NX9031的开发成本更是高达5.4亿美元(约39.28亿元人民币)。

据此前报道,除了蔚来,小鹏汽车也在加紧自主研发智能驾驶芯片。据悉,小鹏的芯片已经送去流片,预计8月回片。小鹏自2020年起开始组建芯片团队,有业内人士称,小鹏的芯片流片进度与蔚来相当。

在芯片自主研发方面,理想汽车的起步相对较晚,但也在加大投入,其芯片项目代号“舒马赫”。据知情人士透露,“舒马赫”预计将在年内完成流片,目标是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更多突破。

注: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