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中间继电器_plc与中间继电器接线方法

发布者:深铭易购     发布时间:2019-12-26    浏览量:--


plc介绍


plc它采用一种可编程的存储器,也叫可编程序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由于它把计算机的编程灵活、功能齐全、应用面广等优点与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控制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结合起来,而其本身又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可靠性好等特点,因而在工矿企业的各种机械设备和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成为当代工业自动化的主要控制装置之一。


继电器介绍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


PLC的组成

PLC种类繁多,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PLC其实就是专为工业现场应用而设计的计算机,采用了典型的计算机结构,主要是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单元,电源及编程器几大部分组成。


PLC作用及工作原理

PLC的作用是供用户进行程序的编制、编辑、调试和监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各种软件技术的发展,利用微机编程是PLC的发展趋势,现在大多数PLC生产厂家不再提供编程器,而只是提供微机编程软件,并配有相应的通信接口和连接电缆。常用的编程语言有:顺序功能图、梯形图、功能块图、语句表和结构文本等。

工作原理是当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


中间继电器用PLC控制接线方法

plc输出点一般接继电器线圈;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根据原理图接到PLC输入端;PLC的输出形式一般为晶体管输出之后才会加中间继电器,作用是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然后中间继电器在去控制输出线圈,例如接触器的线圈等等。


plc功能特点

  1、可靠性高

  由于PLC大都采用单片微型计算机,因而集成度高,再加上相应的保护电路及自诊断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2、编程容易

  PLC的编程多采用继电器控制梯形图及命令语句,其数量比微型机指令要少得多,除中、高档PLC外,一般的小型PLC只有16条左右。由于梯形图形象而简单,因此容易掌握、使用方便,甚至不需要计算机专业知识,就可进行编程。

       3、组态灵活

  由于PLC采用积木式结构,用户只需要简单地组合,便可灵活地改变控制系统的功能和规模,因此,可适用于任何控制系统。

  4、输入/输出功能模块齐全

  PLC的最大优点之一,是针对不同的现场信号(如直流或交流、开关量、数字量或模拟量、电压或电流等),均有相应的模板可与工业现场的器件(如按钮、开关、传感电流变送器、电机启动器或控制阀等)直接连接,并通过总线与CPU主板连接。

  5、与计算机系统相比,PLC的安装既不需要专用机房,也不需要严格的屏蔽措施。使用时只需把检测器件与执行机构和PLC的I/O接口端子正确连接,便可正常工作。

       6、运行速度快

  由于PLC的控制是由程序控制执行的,因而不论其可靠性还是运行速度,都是继电器逻辑控制无法相比的。近年来,微处理器的使用,特别是随着单片机大量采用,大大增强了PLC的能力,并且使PLC与微型机控制系统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特别是高档PLC更是如此。


PLC怎样链接中间继电器控制电磁阀?

用PLC的输出点去驱动继电器的线圈,继电器的触点去驱动电磁阀。原理是,通过程序设计逻辑控制,当需要外部电磁阀接通时,PLC输出端输出信号去驱动继电器的线圈,继电器的线圈吸合带动触点闭合,从而达到驱动电磁阀的目的!


注: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