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的区别是什么

发布者:深铭易购     发布时间:2019-12-26    浏览量:--

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都是电子元器件的一种,中间继电器一般用于扩流使用,辅助继电器一般用来增加触点,二者基本原理一样,在要求不严时可近拟通用。那么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下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两者之间的区别吧。


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的区别

1、概念不同

中间继电器

中间继电器用于继电保护与自动控制系统中,以增加触点的数量及容量。 它用于在控制电路中传递中间信号。


辅助继电器

辅助继电器是用软件实现的,它们不能接收外部的输入信号,也不能直接驱动外部负载,是一种内部的状态标志,相当于继电器控制系统中的中间继电器。


2、结构不同

中间继电器

1)线圈装在"U"形导磁体上,导磁体上面有一个活动的衔铁,导磁体两侧装有两排触点弹片。在非动作状态下触点弹片将衔铁向上托起,使衔铁与导磁体之间保持一定间隙。当气隙间的电磁力矩超过反作用力矩时,衔铁被吸向导磁体,同时衔铁压动触点弹片,使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完成继电器工作。当电磁力矩减小到一定值时,由于触点弹片的反作用力矩,而使触点与衔铁返回到初始位置,准备下次工作。


2)本继电器的"U"形导磁体采用双铁心结构,即在两个边柱上均可装设线圈。对于DZY、DZL和DZJ型只装一个线圈,而对于DZB,DZS,DZK型可根据需要在另一个铁心上装以保持线圈或延时用阻尼片等。从而使线圈类型大不相同的继电器都通用一个导磁体。


3)中间继电器原理和交流接触器一样,都是由固定铁芯、动铁芯、弹簧、动触点、静触点、线圈、接线端子和外壳组成。


辅助继电器

PLC 内有很多辅助继电器,它们都不能接收外部的输入信号,也不能直接驱动外部负载,在 PLC 内部只起传递信号的作用,不与 PLC 外部发生联系,是一种内部的状态标志,作用相当于继电器控制系统中的中间继电器。


3、分类不同

中间继电器

1)静态型

静态中间继电器用于各种保护和自动控制线路中。此类继电器由电子元器件和精密小型继电器等构成,是电力系列中间继电器更新换代首选产品。

2)电磁型

当继电器线圈施加激励量等于或大于其动作值时,衔铁被吸向导磁体,同时衔铁压动触点弹片,使触点接通、断开或切换被控制的电路。当继电器的线圈被断电或激励量降低到小于其返回值时,衔铁和接触片返回到原来位置。

2、辅助继电器

1)通用辅助继电器 FX系列PLC的通用辅助继电器没有断电保功能。在FX系列PLC中,除了输入继电器和输出继电器的元件号采用八进制外,其他编程元件的元件号均采用十进制。

2)电池后备/锁存辅助继电器 

某些控制系统要求记忆电源中断瞬时的状态,重新通电后再现其状态,电池后备/锁存辅助继电器可以用于这种场合。

3)特殊辅助继电器

特殊辅助继电器共256点,它们用来表示PLC的某些状态,提供时钟脉冲和标志(如进位、借位标志),设定PLC的运行方式,或者用于步进顺控、禁止中断、设定计数器是加计数还是减计数等。


继电器主要产品技术参数

1、额定工作电压: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 

2、直流电阻:是指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通过万用表测量。

3、吸合电流:是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在正常使用时,给定的电流必须略大于吸合电流,这样继电器才能稳定地工作。而对于线圈所加的工作电压,一般不要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1.5倍,否则会产生较大的电流而把线圈烧毁。

4、释放电流:是指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的最大电流。当继电器吸合状态的电流减小到定程度时,继电器就会恢复到未通电的释放状态,这时的电流远远小于吸合电流。

5、触点切换电压和电流:是指继电器允许加载的电压和电流。它决定了继电器能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使用时不能超过此值,否则很容易损坏继电器的触点。


注: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删除。